難怪現在小朋友就中風
 因為吃太多反式脂肪,血管都破裂了
 而且媽媽也吃很多,再從母奶傳給下一代...


人體的脂肪酶具有高度的選擇性,只會分解具順式脂肪酸的脂肪,無法分解反式脂肪。因此反式脂肪長期滯留在血液中亂竄,容易在血管壁上沉積,導致血管的窄化。


好消息是:你一停止吃反式脂肪,每年就會有15%的反式脂肪從你體內消失。再來就是:少吃下列十種食物就可以遠離反式脂肪。


 


反式脂肪認識是什麼


植物油含有較多的不飽和脂肪,易冒煙故不耐高溫與久炸,容易氧化酸敗,而市售動物性油脂成本又太高,所以食品業者會以「部分氫化」的加工技術來增加植物油的飽和度。其部分氫化的加工技巧,除了可增加油脂的穩定度、保存期限外,還可以增加食物的風味,使口感更加酥脆,所以成為食品業者的最愛,然此氫化過程卻會形成反式脂肪,答案是從植物油加工部分氫化而來


 


各種脂肪與心臟健康






反式脂肪     會升高血液中的壞膽固醇(LDL-Cholesterol,即是低密度脂蛋白),積存在血管內壁,增加血管閉塞及硬化的機會;更嚴重的,令血液中的好固醇(HDLCholesterol,即高密度脂蛋白)下降,增加心臟病患的機會。反式脂肪進入人體會產生不易分解的反式脂肪酸,增加低密度膽固醇、降低高密度膽固醇。






飽和脂肪      同樣會升高壞膽固醇,但對好膽固醇沒有影響。


因此,反式脂肪的害處可說是比飽和脂肪更大。然而,只是避免攝取反式脂肪而忽略飽和脂肪,對預防心臟病也是不足夠的。


 


 


少吃下列食物遠離反式脂肪


炸雞、炸豬排、炸雞排、炸薯條、鹽酥雞、油條、洋芋片、速食麵、甜甜圈、人造奶油、奶精、烤酥油、麵包、餅乾、蛋糕、派、油炸零嘴等。


現成蛋糕混合粉、玉米片和熱量補充條Energy Bar粉狀的調理/沖泡湯、速食、冷凍食品(Frozen entrées) 乳瑪琳、奶精和打製發泡的裝飾奶油、包裝的餅乾和糖果、包裝的甜甜圈、派餅和蛋糕


 




哪些人更需限制食用含量高的「反式脂肪」食物?


反式脂肪在人體體內不易分解,所以包括健康人均應盡量減少食用,尤其是高血脂者、心臟病患、新陳代謝症候群者、糖尿病患、肥胖者、幼童、孕婦、哺乳產婦,盡量不碰反式脂肪食物。


 


包裝食品,看標示:


有些研究指出,就算是同類的食品,其反式脂肪含量也可能差異甚大,所以食用前除了看清楚營養標示外,另外,成分標示有氫化植物油、人造奶油、植物性乳瑪琳等字眼,反式脂肪也可能躲藏在這些食物中,都應盡量避免攝取。


 




適量用油,少油炸:


盡量選擇單元不飽和脂肪含量高的烹調用油,如:橄欖油、芥花油、苦茶油等,在家自行烹調,多利用蒸、煮、滷等烹調方法,一天用量約2-3湯匙。外食則盡量避免油炸食物,因為商業用的油炸用油須能耐高溫、長時間及反覆油炸,所以使用氢化脂肪的機會就會相對增加,而增加反式脂肪的攝取量。


 




反式脂肪,盡量少:


麵包多選擇雜糧類,少食用奶酥、奶油餡成分的麵包,如:椰絲奶油包、奶酥麵包等,喝咖啡以牛奶代替奶精、少選用皮酥餡軟的糕餅類,和吃起來酥酥脆脆的餅乾等..,這些都是反式脂肪可能藏匿的地方。


 



選擇無反脂肪食品


反式脂肪容易造成心血管疾病、心臟病、動脈硬化、腫瘤等,對糖尿病患的危害更加重;嬰幼兒食用可能使腦部病變。但其實食品製造商也漸漸開始注意到反式脂肪的危害,正積極推出無反式脂肪的食品,比如有些奶精就標榜無反式脂肪。所以不是都不能吃,而是大家要購買之前多留意一下是否有較為健康的選擇,而不是一股腦的愛吃就買,多為自己身體著想吧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水瓶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